年初以来,因疫情影响我市一直没有开展残疾人证办理工作,特别是一些到期和即将到期的残疾人证没有得到及时复核评定,为残疾人“两项补贴”发放工作带来了困难。市残联想残疾人之所想,急残疾人之所急,一边做好残疾人思想工作,一边与市民政局、市卫健局进行沟通协调,确保残疾人“两项补贴”在疫情防控期间正常发放,并且在疫情防控恢复常态化后及时开展残疾人证复核评定工作。
一是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严格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做好防控预案。为减少人员聚集,此次残疾复核评定工作分三天进行,每个批次不超过50人。视力、听力、言语、肢体不同残疾类别,分在不同楼层,不同区域进行。同时,医院工作人员对参评人员及陪护家属进行扫码登记测温,检查核酸检测卡,评定过程中全程佩戴医用口罩。
二是规范程序,公平公正。残疾评定专家组由市卫健局在开展评定工作当日,在市残疾评定专家数据库中采取抽签的方式组成。每个残疾评定组的三名医师来自不同医院,都具有丰富的残疾评定工作经验。开展工作前,由市残联和市卫健局共同对专家组成员进行职业道德培训,提出工作纪律要求,确保工作程序一致,评定标准一致,严格程度一致。
三是明确分工,各尽其责。为方便群众,市残联下放了残疾评定受理工作权限,此项工作由各乡镇街残联完成。评残过程中,由各乡镇街残疾人工作专职委员带队,分区域集中管理。残联工作人员为每个参评人员发放序号,引导参评人员有序进入诊室进行现场评定。评残专家按照残疾评定标准,详细了解残疾人的身体状况,查看病历资料,询问病史及致残原因,结合残疾人实际身体状况当场明确残疾类别和级别。并指导残疾人如何用药和康复治疗,对不够残疾评定标准的人员给予耐心解释。
此次活动,共对375人进行了残疾复核评定,其中肢体残疾346人,视力残疾26人,听力残疾1人,言语残疾2人。疫情常态化后,及时开展残疾人证复核评定工作,缓解了残疾人证到期和即将到期的残疾人焦躁情绪,保障了残疾人特殊群体权益,加深了助残组织和残疾人之间的联系,让残疾人实实在在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心关爱和社会大家庭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