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市直

区县

梨树县人民政府 伊通满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双辽市人民政府 四平市铁东区人民政府 四平市铁西区人民政府

当前位置

2025-07-21

  今年以来,我市上下齐心、苦干实干,努力打造“政策洼地”“服务高地”,营造亲商、安商、兴商的投资环境,以实实在在的改革成效,交出利企便民新答卷。

  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开发应用行政执法全过程监督平台,规范行政执法行为。4月3日,正式启动全过程监督平台,该平台以数字化手段提升行政执法监督效能,实现了执法信息线上备案、全过程音像记录、实时监督预警、执法数据综合分析等功能。执法人员执法时全程佩戴执法记录仪,未佩戴不得进行任何检查和处罚,执法全过程影像永久存入政务云平台,实现记录留痕和可回溯管理,增强执法“能见度”和“透明度”。今年上半年,市级执法部门应用全过程监督平台1151次,行政执法检查行为实现全流程闭环监管。

  创新设立“企业宁静日”,减少企业生产经营干扰。从4月起,确定每月10日至30日为“企业宁静日”。原则上,“企业宁静日”期间,任何单位不得到企业进行影响正常生产经营的执法检查,对涉及安全生产等关系群众生命健康事项、公共卫生等突发应急事件确需开展入企执法检查的,按规定填报《“企业宁静日”执法检查备案表》。市营商环境办公室通过全过程监督平台、非“企业宁静日”检查频次等,监测异常检查行为。截至6月末,市本级行政执法检查次数同比下降35.4%。

  召开新闻发布会,强化经营主体对政策理解。5月27日,我市举行《四平市2025年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工作举措》新闻发布会,对五方面24条具体举措进行详细解读。为方便经营主体深入了解惠企政策,组织开展惠企惠民政策梳理,全市目前现行政策119条,政策全部录入市政府官网“政策供给专区”和“四平营商环境发布”公众号,并在市政务服务中心设立涉企惠企服务专区、政策兑现受理窗口,通过政策集成向经营主体推送,变“政府端菜”为“企业点菜”。启动“科(处)长讲政策”宣传活动,解读减税降费、产业扶持、政务服务等重点领域惠企政策,促进经营主体知晓率攀升。

  推进信用体系建设,筑牢诚信社会根基。加强信用信息归集,归集行政信用信息及特定信用信息33.6万条,上报率、合规率、及时率始终保持100%。推动失信主体信用修复,依托市信用综合服务平台,梳理符合信用修复条件的企业,通过“双书同达”机制和主动服务,修复失信企业59家。发挥“信易贷”服务经济作用,推进“信易贷”平台和梨树县农联社联合建模和全流程放款,目前已授信58笔1592.3万元。

  推动政务服务更加便捷高效

  细化落实举措,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落地见效。目前,我市承接推出国家、省、市三级共103个“高效办成一件事”主题服务,已经落地86个。重新梳理整合关联事项、办事部门、办理层级、应用系统等信息,流程再造、集成式办理,每“一件事”制定一套《办事指南》。在市政务服务中心开设多个“高效办成一件事”受理窗口,方便办事群众申请。同时,在工作系统暂时未全部打通的情况下,将业务联系紧密的窗口进行整合,方便群众办事。上半年,市本级共办理“高效办成一件事”业务76000余件。

  全力推进“一网通办”,提高政务服务质效。全市实现“一网通办”事项占全部事项的83.2%,面对群众不会网办、不愿网办,导致不清楚网办流程、不了解网办便利度问题,印发《关于加强“一网通办”自助服务区规范运行的通知》,构建“1+6”网办格局,在市政务服务中心内设置1个“综合性”网办专区及公积金、医保、税务、无差别等6个网办分区,全部配齐自助设备,市本级86个高频政务服务事项纳入第一批网办事项清单。以“一网通办”自助服务为切入口,通过“手把手帮办+肩并肩指导”,培养网办习惯。截至目前,全市高频事项网办发生率提升至49.9%,群众办事体验不断优化。

  开展“我陪群众走流程”活动,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通过驻政务大厅部门领导亲身办、陪同群众办、协助办等方式,看政策“懂不懂”、流程“通不通”、服务“优不优”、体验“好不好”。“我陪群众走流程”活动开展以来,市生态环境局、人社局、水利局、自然资源局等25家驻厅部门领导走进大厅,累计体验49次,提出18条优化建议。目前,市政务大厅内可办的“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线上无法通办的,全部通过“部门跑”代替“群众跑”,最大程度方便群众办事。

  推出系列便民举措,最大程度提升企业、群众获得感。设置企业服务专席,重大工程建设项目在服务专席区域与各部门会商会办、联合服务。提供“办不成事请找我”兜底服务,对于未能成功受理、办理或多次未能解决的问题,提供兜底帮助服务。上线“DeepSeek 政务服务助手”,部分高频事项实现智能导办、语音帮办。同时,实行“下班延时服务”“非工作日预约服务”“午间不间断服务”,特殊群体领代办,弱势群体上门办、陪同办、代理办、优先办。

  推动民生诉求接诉即办

  诉求响应快速。对全市90条公开电话、政务热线及党群方面热线进行了归并优化整合,实现了12345“一号通”“总客服”。年初以来,12345政务服务热线共办理企业和群众各类意见建议254592件,办结254567件,办结率99.9%。

  诉求受理多元。形成包括政务服务热线、网上诉求平台、智能语音系统等多种渠道的诉求受理体系,方便企业随时随地反映问题。在网上平台办理中,人民网领导留言板留言量280件,回复率100%,满意率96.3%,位居全省前列。

  诉求处置规范。从首接负责制、工作流程、办理时限、保障措施,到派单目录、经办单位一级回访等,建立一套机制办法。1-6月,接通率平均每月达到99.15%,按时派单率、及时签收率、按时办结率均为100%。

  诉求分析科学。建立企业和群众诉求数据月度分析机制,对工单数据进行梳理、统计和分析,找出企业和群众诉求的热点、难点、痛点、堵点,做到主动治理、未诉先办。年初以来,梳理共性问题、历史遗留问题及合理化建议36条,为全市科学决策提供可参考的民情依据。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我市将持续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让企业投资更放心、群众办事更顺心、发展动能更强劲。

[纠错]
  • 打印
  • 字号大
  • 字号中
  • 字号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