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族主要居住在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吉林省的其它地方,黑龙江、辽宁、内蒙古自治区以及内地的一些城市也有分布。
中国朝鲜族是从朝鲜半岛迁入中国东北三省的朝鲜人。其中一部分早在明末清初就已定居东北境内,自十九世纪中叶起,陆续有较多的朝鲜人迁入,尤其是1869年,朝鲜北部遭受大灾荒后,大批朝鲜人迁至延边等地。1910年,日本帝国主义吞并朝鲜又有大批朝鲜人迁入中国东北各地,在汉、满等族人民的帮助下,以自己的辛勤劳动,在垦拓荒地的过程中,逐渐建立了家园,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
朝鲜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语言系阿尔泰语系;朝鲜文创于1444年,有40个音素字母,拼写时,把同一音节的间素迭成字块构成方块型文字。
朝鲜族住房多以木搭架,屋顶四个斜面,用稻草、麦草或瓦片覆盖。朝鲜族擅长在寒冷地区种水稻,主食大米。酱汤是日常饮食中必备的。喜吃狗肉、明太鱼及泡菜、辣椒酱等。传统风味食品有打糕、冷面等。
朝鲜族喜爱穿素白衣服,妇女穿短衣长裙;男子穿白色短上衣,外加坎肩,裤裆肥大,宜于盘腿而坐;幼儿上衣的袖筒多用“七色缎”。朝鲜族的主要节日有元日(春节)、上元(元宵节)、寒食(清明)、端午、秋夕(仲秋)五大节日。此外还有3个家庭节日,即:婴儿诞生一周年、“回甲节”(60大寿)、“回婚节”(结婚60周年纪念日)。每逢后两个喜庆日,子女、亲友、邻居都向老人祝福、祝寿。吃饭要先给老人盛,并为其单摆桌,等老人举匙就餐了,全家才开始吃饭。吃饭时,匙要放在汤碗里,若放在桌子上即表示吃完;晚辈不能在长辈面前喝酒、吸烟;青年人与老人同席而无法回避时,年青人需举杯背席而饮,以示对老人的尊敬;吸烟时,青年人不能向老年人借火或对火,与长者同路时,青年人必须走在长者的后面。途中遇有长者迎面走来,年轻人应恭敬地站立在旁问安并让路。不能称“鲜族”应称朝鲜族。婚丧、佳节期间不杀狗、不食狗肉。
朝鲜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伽耶琴弹唱,顶水罐舞、扇子舞、长鼓舞、农乐舞都是人们喜爱的歌舞节目。摔跤、足球、荡秋千、跳板等是朝鲜族传统的体育娱乐活动。
朝鲜族在历史上信仰多种宗教,除了信仰基督教和天主教外,还信仰本民族的天道教、青林教等,佛教在朝鲜族中也有广泛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