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市直

区县

梨树县人民政府 伊通满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双辽市人民政府 四平市铁东区人民政府 四平市铁西区人民政府

当前位置

脱贫攻坚脱贫攻坚

四平:产业扶贫夯实全面小康根基(五)

2020-11-04

【聚焦】定规划+设清单+强服务——全方位多途径保障脱贫

  要实现真脱贫、脱真贫,扶贫工作不仅要“抓铁有痕、踏石留印”,还要“挂图作战”!为决战决胜“全面小康”,四平制定并印发了《全市2020年产业扶贫工作任务清单》。清单中,34项具体任务目录细之又细,主要措施、完成年限和责任单位等一目了然。

  “你看,开展示范县电商服务站智慧化改造达到80%以上,开展电子商务培训1500人次,完成农村电商扶贫产业促销,双辽市、伊通县2场以上,梨树县、铁东区、铁西区1场以上,这3项任务我们要在11月30日前完成。”指着清单上的数据,“对号入座”的四平市商务局工作人员还坚定地表示,“任务有指标、完成有限期,这就倒逼我们自我加压,保质保量完成任务!”

  此外,产业项目是脱贫的重要支撑,为更好推动产业扶贫工作,四平结合《全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完成市县两级产业精准扶贫规划(2019-2020年)的修编工作,谋划扶贫产业项目50个,预计可带动2万贫困户增加收入。

  不仅如此,面对疫情,为给产业扶贫保驾护航,四平各部门都快速行动起来,全方位多途径保障脱贫。

  ——加强对产业扶贫工作的指导服务。开展多种培训指导,市农业农村局克服疫情防控期间不利影响,为解决备春耕生产技术难题,共录制了15期讲座,制作了30个微视频,利用电视台官方微信公众号、手机APP“新四平”、新华社“现场云”平台等多平台播发;市科技局借助“乡村振兴科技支撑行动”网络课堂,对贫困村科技致富带头人培训了蔬菜、大豆、玉米等栽培技术;市人社局对76名贫困人口开展小范围针对性的扶贫培训;林业局完成林业产业技术培训7次,培训农民800人次,其中贫困户75人次;市商务局开展面向电商企业、服务站站长、电商创业者和其他从业人员的线上电商培训4期,共计230余人参加培训,孵化主播6人。

  ——积极落实产业扶贫各项任务。一是市工信局将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及业绩情况进行了梳理汇总,初步确定了建设比较薄弱的创业孵化基地3家,并列入省工信厅创业孵化基地扶贫工作计划。二是市卫健委对伊通、梨树、双辽开展了中药材产业开展情况调研,拟于10月在全市举办中药材种植技术培训班。三是市文广旅局申报的乡村旅游经营单位都进入了补助名单,将获得省级2020年有效应对疫情支持文旅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共计65万元,为7个行政村申报成功全省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将资源优势突出的扶贫重点村编制《乡村旅游扶贫规划》,筛选确定了2020年编制规划的15个扶贫重点村名单。四是市国税局开展“三问三送”调研走访企业365户,对外通过开展纳税培训辅导,覆盖纳税人76435人次,发放宣传资料72000份;成立“四平市减税降费落实情况直联群”,及时响应诉求解决问题。五是市林业局谋划了17个符合林业特点和当地特色的产业项目,为产业扶贫搭建了载体、奠定了项目基础。六是市商务局积极开展电商线上扶贫促销活动,拓展线上+线下营销模式,领导干部参与直播助农。七是市民委推荐“四平市铁东区叶赫满族镇永合村”等5个民族村申报第二批吉林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八是市供销社通过下属“农合联”和“四平乡村游”网站开办了“网上年货大集”。吸引5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参加,有力地促进了产业扶贫的推进。

 

  ——加强产业扶贫的金融服务。通过扶贫公众号、滚动电子屏、悬挂条幅、大喇叭、电话、微信等方式宣传扶贫小额信贷相关政策、产品和服务。为切实满足贫困群众春季复耕和生产资金需求,市扶贫办统计2020年新增贷款397笔,贷款金额810.7万元。人民银行共发放“极速贷”18笔,金额194.2万元,E捷贷24笔,金额640.2万元。市农发行累计投放产业扶贫贷款7.30亿元,支持各类经济主体与贫困户签订《帮扶协议》45份、《劳务合同》1份、提供帮扶资金14.23万元,促进和带动了207户贫困人口增收。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扶贫产业项目、扶贫帮扶企业的信贷支持,多部门联合开展了“融资对接主题服务日”活动,共收集扶贫产业项目15个,总投资15.27亿元,融资需求3.22亿元。扶贫帮扶企业8家,融资需求3.11亿元。

 

  ——加强产业扶贫的保障和支撑。一是充分发挥水利在脱贫攻坚中的基础性、先导性、保障性作用,积极争取资金,水利投资向贫困村倾斜,推进梨树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建设,改善水田灌溉面积,实现节水增效。市水利局计划在贫困村福宁社区投资100万元,开展渠系工程建设,改善农业灌溉供水条件;二是加快解决农业农村突出环境问题,打好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市生态环境局2020年度预计完成65个建制村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任务,其中涵盖了贫困村15个,目前21个建制村基本完成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任务。三是全力保障贫困地区产业项目用地需求。对产业扶贫项目留足用地规划空间,占补平衡和用地指标预留5%,为脱贫攻坚项目提供用地保障,对脱贫攻坚项目优先办理,纳入用地审批“绿色通道”。四是指导贫困地区结合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在县域层面开展村庄布局工作,对有条件、有需求的村庄开展村庄规划编制工作,保证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等村庄建设用地并确保永久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五是在编制下达年度土地利用计划时,合理安排贫困地区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并予以倾斜支持,保障脱贫攻坚用地需求。六是争取专项扶贫资金。市财政局实际到位财政专项扶贫资金2330.61万元,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产业等项目。

[纠错]
  • 打印
  • 字号大
  • 字号中
  • 字号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