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平不断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加强区域间经济技术协作。聚拢香港长江集团、中国国电集团、中国昊华集团、北京首钢集团、北京金隅集团、中国一拖集团等20多家国内外500强企业、央企及知名大集团纷纷进入四平。近年来,许多欧、亚等国家和地区都与四平进行了各种友好往来,海外侨胞、港澳台同胞也纷纷来平旅游观光、投资兴业。四平市已有一百多个国家建立了各种联系,并与俄罗斯白山市、日本须坂市、美国沃索市结为友好城市。
四平坚持把扩大开放作为推动转型发展的强大引擎,更加主动融入“一带一路”、融入长吉图,拓展开放空间,加强互动交流,强化经贸合作,创造开放型经济新优势。旨在进一步促进我市市场开放、投资开放、产业开放、文化开放,构建全方位互动开放格局。
作为东北亚经济圈中心地带,四平构建对外开放的新格局,就要在陆、空领域搭建通畅网络,形成横贯东西、链接南北的全方位互动开放格局。“十三五”期间,四平着眼于建设互联互通的重要枢纽,完善公铁空港多式联运体系。全力对接环渤海经济圈,加快“借港出海”,推进与大连、营口、葫芦岛、丹东等港口合作,建设内陆港,设立保税区和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形成服务吉、黑、蒙三省(区)对外开放的重要出海通道。做强吉长平产业大道,连接长满欧,畅通通往东北亚及欧洲的陆上通道。建设长春至双辽货运专线,建成吉林省煤炭、玻璃、建材等大宗商品运输的主通道。
“十三五”期间,四平将加快发展对外贸易,培育壮大对外贸易主体,建设出口基地,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建立全球供应链和服务体系,走精品化、品牌化发展之路,推动更多的“四平制造”产品走出去。深化对内开放合作,加快建设国家级产业转移示范区,全面加强与环渤海经济带、京津冀、长江经济带、泛珠三角地区融合互动,积极推进四平-辽源-铁岭-通辽经济协作区建设,探索建立创新转型、产业对接、市场共享等协调机制,落地一批产业合作项目。积极搭建经贸交流平台,举办换热器、农机、玉米等优势产品展览会、旅游产品展销会等重大活动,打造国际交流合作平台和品牌,扩大四平影响力。
增强四平经济总体实力,实现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引进大项目好项目,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经营理念,核心就在于深入实施对外开放战略,让世界500强、央企和行业领军企业等战略投资者关注四平、走进四平、落户四平,实现共赢。“十三五”期间,四平将更加注重引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更加注重引进先进技术、人才和智力资源。科学规划建设载体平台,加快铁东老工业区搬迁改造,推进开发区创新转型,实现由企业集中向产业集群转变、由粗放拓展向集约增长转变、由政策优惠向体制优化转变。
从自身看,四平具有独特的区位交通优势、厚重的历史文化优势、丰富的生态资源优势、较强的装备制造产业优势、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优势等等,为对外开放、招商引资积淀了厚重的优势条件。只要坚持对外开放战略不放,抓住机遇,夯实基础,主动出击,就一定能把四平打造成开放度高、综合成本低、主导产业突出、服务功能完善、聚集效应明显的投资洼地。